
【萬博紀念公園完整指南】不只有太陽之塔!必看重點&週邊景點一篇掌握
在佔地廣闊的「萬博紀念公園」內,匯聚了自然・文化・藝術・遊樂設施等各式各樣的景點。不分老幼,各個年齡層都能樂在其中,最適合家庭同樂,可以一家人玩上一整天。公園內還設有咖啡廳與餐廳,可以在遊園途中適度歇歇腿。本篇為大家介紹魅力滿載的萬博公園中特別推薦的精彩看點與必看景點。
官方資訊 所介紹內容皆是向相關設施取得了官方確認的資訊。
岡本太郎創作的主題館的象徵。2018年起內部開放參觀!
太陽之塔高約70公尺,是為了昭和45 (1970) 年首次在亞洲舉辦的日本萬國博覽會 (大阪萬博)建造的主題館象徵性設施。由藝術家岡本太郎設計。現今成為大阪萬博公園的象徵性存在,於2020年8月成為國家登錄有形文化財 。
大阪萬博的總入場人數約6421萬人中,主題館的入館者就超過900萬人,成為最熱門的展館。與當初計劃相反,大阪萬博閉幕後將展館完整保存。雖然展館長年來非對外開放,在太陽之塔經過耐震補強和塔內部展示修復及復原工程後,於2018年3月19日起對外開放參觀。
塔的頂部是象徵未來的「黃金之臉」,正面是象徵現在的「太陽之臉」,背面是象徵過去的「黑太陽」,以及在地底下守護著人類根源的世界的「地底的太陽」。另外,內部還有表現四十億年生命進化過程的「生命之樹與生物群」。
「地底之太陽」雖在大阪萬博閉幕後拆除,但後來下落不明。因此在配合塔的耐震工程進行復原後開放參觀。入館以預約為優先,受理從預定入館日起120天到前一天的預約。到太陽之塔官方網站登錄會員後即可預約。
太陽之塔 Photo courtesy:Osaka Prefectural Government
背面畫有「黑太陽」 Photo courtesy:Osaka Prefectural Government
高約41公尺的「生命之樹」 Photo courtesy:Osaka Prefectural Government
從內部所見的右手腕部份 Photo courtesy:Osaka Prefectural Government
還展示了復原後的「地底之太陽」 Photo courtesy:Osaka Prefectural Government
沒有預約就不能進入,而且還需要付費!
大阪萬博紀念象徵,同時也代表1970年代日本國的榮耀,進入場內參觀必須要先上網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