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烧

有田烧

在佐贺县「有田町」延续超过400年的传统工艺,展现出色彩华丽、细腻雅致的瓷器之美。

更新 :

有田烧是于佐贺县有田町及其周边地区生产的瓷器,被誉为日本最早制作瓷器的地方。其特色在于多样的技法与表现形式,如白瓷、青花(染付)与彩绘(色绘)等。自约400年前起,主要生产餐具与美术工艺品,至今仍以其精致的质感与绚丽的色彩闻名于世。

有田烧的起源可追溯至16世纪末。据传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锅岛氏从朝鲜带回陶工金江三兵卫(又名李参平),开启了有田烧的历史。金江三兵卫于泉山发现了制作瓷器所需的陶石,从此开始了日本磁器的生产。由于成品多从伊万里港出口,因此也被称为「伊万里烧」。
1640年代,酒井田柿右卫门成功研发上釉彩绘技法,使有田烧的装饰表现更加多样精致。至17世纪后期,透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出口至欧洲,以「IMARI(伊万里的读音)」之名风靡西方世界,成为贵族与王室间争相收藏的高级瓷器。

主要原料为泉山产的陶石。制作过程分为成形、施釉、彩绘与烧成等阶段,并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
有田烧的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是「柿右卫门样式」,以乳白色素坯为底,保留留白并施以彩绘,呈现优雅细腻的美感;第二是「锅岛样式」,为藩主监督下专为进贡与赠礼所烧制的作品,风格庄严精致;第三则是「金襕手样式」,以浓烈的青花染付为基础,再加上红与金的华丽装饰。
这些以彩绘与金襕手为代表的装饰技法,使有田烧展现出丰富多变的艺术风貌。

进入明治时代后,西方化学技术被引入,使品质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现代的有田烧主要以餐具与美术工艺品为中心制作,同时因其高功能性,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磁砖与绝缘瓷器等制品。

文化指南

  • 在佐贺县有田町及其周边地区生产的日本最古老瓷器。
  • 以白瓷、青花(染付)与彩绘(色绘)等多样技法与华丽装饰为特色。
  • 16世纪末,陶工金江三兵卫于泉山发现陶石,开启日本磁器的历史。
  • 至今仍传承「柿右卫门」、「锅岛」、「金襕手」三大样式。
  • 明治时期以后引入西方技术,使品质更臻精湛,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制品。

照片

  • 「柿右卫门样式」的小碗

    「柿右卫门样式」的小碗

  • 「锅岛样式」的挂盘

    「锅岛样式」的挂盘

  • 具有光泽感的「金襕手样式」瓷盘

    具有光泽感的「金襕手样式」瓷盘

  • 被指定为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有田」街景

    被指定为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有田」街景

  • 位在有田町,供奉有田烧之神的「陶山神社」

    位在有田町,供奉有田烧之神的「陶山神社」

  • 周边还有以有田烧装饰而成的「锅岛藩窑桥」

    周边还有以有田烧装饰而成的「锅岛藩窑桥」

基本资讯

日文名称
有田焼
主要材料
陶石
代表样式
柿右卫门样式、锅岛样式、金襕手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