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就懂!日本官方貨幣「日圓」的歷史、貨幣類型&小知識
與世界其他一些國家相比,日圓(日幣)的紙幣精美漂亮且難以偽造,讓不少第一次看到它們的海外人士感慨不已。日圓設計多樣,品質優良,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Made in Japan。本篇為大家詳細介紹日本貨幣的歷史、種類以及各種有關日圓的實用知識&豆知識。希望各位能通過瞭解日圓,而能更深入地瞭解日本的文化!
一千日圓紙鈔上的人物,通過不懈的努力為人類戰勝傳染病做出卓越貢獻的細菌學家。
野口英世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肖像也被用於日本的千圓紙鈔。
作為一名細菌學家,他致力於研究疾病的病原體,多次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提名。
本篇為大家介紹野口英世對醫學界的卓越貢獻、獨特的人生軌跡,以及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的奇聞趣事和名言。
雖然野口英世作為印在日本紙幣上的人物非常有名,可令人意外的是,他在醫學方面的具體成就卻鮮為人知。
野口英世的主要成就是闡明了神經系統的疾病與傳染病之間的關係。
具體來說,因在麻痺性癡呆和脊髓癆患者的大腦和脊髓中發現了梅毒性螺旋體屬,由此證明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癆是梅毒的一種晚期症狀。
雖然野口英世的研究成果逐漸被後人質疑或否定,但他成功地培養出梅毒螺旋體,以及對黃熱病的研究則作為野口英世的功績而廣為人知,生前備受尊崇。
此外,野口英世還成功地分離和培養出小兒麻痺、狂犬病、沙眼、黃熱病等疾病的病原體。並因其卓越的成就曾三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殊榮。
野口英世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他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
下面將回顧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的野口英世,是如何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身邊人的援助而獲得成功的人生軌跡。
野口英世於1876年出生於福島縣豬苗代町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他1歲時不慎跌入圍爐,左手被嚴重燙傷,導致左手手指粘連,將來難以作為農民從事體力勞動。於是,母親決定送他上學,將兒子培養成「靠學問立身」的人。
然而,進入小學後,由於左手的原因,他經常被同學嘲笑和欺辱。少年時代的遭遇讓野口英世比同齡人多了一份成熟和倔強。
忍氣吞聲熬日子的野口英世因成績優秀受到老師小林榮的賞識,得以順利地進入高等小學。
小學四年級時,野口英世在老師和同學的資金援助下接受了左手手術。雖然沒有能完全恢復功能,但被現代醫學的神奇所感動的英世,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
高等小學畢業後,他作為曾給他做手術的渡部醫師的門生,在醫院一邊打雜,一邊學習醫學基礎知識。也是在這個時期他第一次接觸到了一生與之博弈的細菌學。
野口英世為考取醫師資格證來到東京,年僅20歲就順利地取得了日本執業醫師的執照,而他當時只是一位沒讀過專科學校、沒有相關學歷的初中生。
但由於左手仍屬殘疾而受到傳統醫療界的排擠,無奈之下,他放棄做醫生的念頭,走上了主攻醫學研究的學者之路。
從此,他在東京的各種研究機構工作並潛心致力於研究,立志躋身於世界醫學界的行列。
189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細菌學家西蒙・弗萊克斯納訪日,野口負責翻譯和接待工作。在西蒙・弗萊克斯納西博士的幫助下,野口英世於1900年遠赴美國。
到了美國後,野口英世在西蒙・弗萊克斯納博士的帶領下致力於對蛇毒的研究。
在此期間,他整理出了一份關於蛇毒的研究報告,轟動美國醫學界。於1902年成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病理學助理,又於1903年赴丹麥留學。在丹麥哥本哈根國立血清研究所師從Dr. Madsen 研究血清學。
1904年野口英世從丹麥回到美國後,成為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所長西蒙·弗萊克斯納博士的首席助手,並進一步投入對細菌學的深入研究之中。
野口英世为了研究,常常废寝忘食,以至於周圍的人都不禁發問:“你什麼時候睡覺呢?”
1918年,他參加了對肆虐中南美洲的「黃熱病」的研究,並前往厄瓜多爾和非洲考察其病原體。
就在快要找到預防和治療方法之際,野口英世自己卻染上了「黃熱病」,終因治療無效而離世,享年51歲。
野口英世是一位一旦開始研究,便會廢寢忘食的工作狂,被同事們稱為「人體發電機」,紛紛議論「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睡覺」。
這位非常努力的天才人物,給後世留下了「忍耐」和「堅持」等許多勵志名言,特別在身處苦難和逆境的人們之間引起強烈的共鳴。
關於野口英世的生平,以上只介紹了美好的部分。然而,現實中的野口英世在金錢和兩性關係上卻放蕩不羈,流傳著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小故事。也許,正是這種白玉微瑕的小插曲,才能讓人們看到一位有血有肉、有人性弱點的偉人。
野口英世爲了去東京參加醫師資格考試,就向老師、朋友和熟人借了一筆鉅款,相當於現在的80萬日圓。但他並沒有將這些錢用於考試期間的生活開銷,而是每天去遊廊吃喝玩樂、酗酒,結果在錢花光後被房東逐出宿舍。
此外,還有不少軼事表明他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比如,爲了去美國而千辛萬苦籌措的1000萬日圓,也被他在遊廊花得所剩無幾。
野口英世原名為野口清作。整日沉迷於酒肉和美色之中的野口在朋友介紹下讀到了一本名叫《當世書生氣質》的小說。書中的主人公「野野口精作」是一位來到東京學醫的醫科大學生。可他不思進取,縱情酒色,過著放蕩墮落的生活。野口英世驚訝地發現主人公的舉止與自己如出一轍,而且名字與他的舊名「野口清作」也非常雷同,於是趕緊改名避嫌,因為他不想讓人們誤會他就是小說主人公的原型。
把自己的名字從「野口清作」改為「野口英世」已成為一段勵志的佳話。但在那個時代改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於是,他找到了一個名為「清作」的孩子,讓鄰居「野口家」將其收為養子。然後以兩個叫做「野口清作」的人住在附近容易引起混淆為理由提出了更名申請。
為紀念野口英世的功績而建造的設施,以及伴隨他度過青少年時代的街道都成為日本的觀光景點。
建議造訪這些景點,探訪野口英世青少年時期的身影,更多地瞭解這位世界知名細菌學家的豐功偉績。
野口英世紀念館於1939年開館,是為了紀念這位著名醫學家功績的博物館。紀念館由野口英世出生的家屋和展覽室組成。展覽室以大量的照片、遺物,以及機器人等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野口英世的生平和研究成果。此外,還有寓教於樂的體驗型展示,可以同家人一起通過玩遊戲來了解和學習野口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