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町時代

室町時代從1336年至1573年,歷時200餘年。是一個漫長而又動盪不安的多事之秋。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前半期為南北朝時代,後半期為戰國時代
本篇將沿著歷史長河,追溯室町時代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繁榮興盛的室町文化和社會模樣。

歷史指南

  • 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獲得凌駕於朝廷之上的權力。
  • 幕府將軍繼位之爭將各地守護大名捲入長達11年之久的內戰之中,史稱「應仁之亂」。
  • 「應仁之亂」削弱了幕府和守護大名的權威,武士和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 各地擁有實力的戰國大名紛紛發起搶奪地盤的戰爭,日本歷史進入戰國時代。
  • 織田信長迅速崛起,扶植足利義昭上京,並擁戴義昭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將軍。
  • 織田信長將足利義昭逐出京都,室町幕府就此滅亡。

室町時代的歷史脈絡

室町時代的前半期被稱為「南北朝時期」,是一個政局相當混亂的時期。不僅朝廷分裂為南朝和北朝,形成長期對峙之勢,就連幕府內部也接連發生因權力之爭而引起的糾紛。
在這種形勢下,幕府和朝廷都失去了控制地方的能力,而各地權勢人物、農民和武士的勢力則日益壯大,拉開「以下剋上」時代的序幕。
通過「以下剋上」而獲得權力和領土的「戦國大名」,各自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為爭奪更多領土的戰爭此起彼伏,日本歷史進入硝煙瀰漫的戰國時代。
接下來將圍繞室町時代發生的重大事件,回顧一下那個時代的歷史進程及社會變遷。

引發鎌倉幕府滅亡和室町幕府誕生的導火線──後醍醐天皇

鎌倉幕府創始人源賴朝的雕像
鎌倉幕府創始人源賴朝的雕像

鎌倉時代中期開始,鎌倉幕府便強制日本皇室的「大覺寺統」和「持明院統」兩系皇統(天皇血脈)輪流稱帝。然而,兩家皇室都自認為是正統,對鎌倉幕府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
屬於大覺寺皇統的後醍醐天皇為了鞏固本人及子孫的皇位,最終舉兵推翻了鎌倉幕府。
後醍醐天皇在消滅了鎌倉幕府之後,便開始推行新政。由於只重用公卿貴族而冷落武士,致使武士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足利尊氏乘機率兵反叛,在湊川之戰中打敗朝廷軍,攻占京都,迫使後醍醐天皇逃出京都。
隨後,足利尊氏擁立持明院統的光明天皇即位,並創建室町幕府,日本步入室町時代。

因朝廷與幕府的分裂而導致社會混亂

室町時代的武士
室町時代的武士

後醍醐天皇在湊川之戰中失利後逃往吉野。但他並不甘心放棄帝位,在奈良的吉野建立南朝與幕府對抗。從此,日本歷史進入了一個同時存在兩個朝廷的時代。即以持明院統的光明天皇為中心、位於京都的「北朝」,以及由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統治的「南朝」。因此,室町時代的前半期被稱為「南北朝時代」。

南北朝對峙期間,不僅朝廷分裂,就連室町幕府也因足利尊氏與其弟足利忠義的對立而分裂為兩派。
朝廷與幕府各自分為兩派的局面打破了幕府與武士之間的主僕關係。武士們逐漸擺脫幕府的控制,形成以保衛自己領土為目標的武裝團體。在各種自衛與爭奪領土的戰爭中,武士團體經常處於敵友難辨的狀態。

由於室町幕府沒有能力控制地方的武士團體,所以只能任命各地有實力的武士為「守護大名」,來協助幕府維護治安。
為了保護各地區安全,幕府逐步強化「守護大名」在地方的權限,而「守護大名」的勢力也隨之在當地逐漸坐大,成為該地區的實際統治者。
當社會動亂得以平息後,室町幕府因擁有強大的守護大名的輔佐而勢力大增。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隨即統一逐漸衰落的南北朝,結束了日本長達57年的分裂局面。

登上權力頂峰的將軍足利義滿

由足利義滿建造的金閣寺
由足利義滿建造的金閣寺

為了鞏固足利氏一族的地位,足利義滿開始削弱和壓制勢力過於強大的守護大名,改革政制,設「三管四職」,以加強室町幕府的中央集權統治。他不僅擔任徵夷大將軍,還兼任了朝廷最高職位的太政大臣。 36歲時,他把將軍之位傳給兒子足利義持,出家隱居,但仍將實權握在手中。

足利義滿一生成就頗多,在許多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獲得了極大的聲望和權威。他出家為僧,以加深武家對佛教勢力的影響,並恢復同明朝的貿易關係,使中國的書籍和茶器大量傳入日本,促進了日本茶道的發展,讓當時的日本獲得巨大的貿易利潤。
足利義滿在文化領域也貢獻頗多。除了積極推動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的誕生與發展以外,還大力扶持當時的猿樂師觀阿彌、世阿彌父子,為現在能劇的原型──猿樂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室町幕府的繼位之爭將全國上下捲入戰亂之中

應仁之亂爆發之地「上御靈神社」
應仁之亂爆發之地「上御靈神社」

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頗有文采,是一位不愛江山卻鍾情於藝術的將軍。由於一直沒有子嗣,就收養了弟弟足利義視,打算把將軍職位讓給他。但時隔一年後,義政之妻日野富子卻生下了自己的兒子。
於是,足利義政變宣佈更換兒子足利義尚為繼承人。原本等待繼位的足利義視自然表示反對,與足利義政和足利義尚發生衝突。圍繞足利氏繼承人問題而引起的權力鬥爭,將全國各地的守護大名捲入一場長達11年之久的內戰中。

最終,這場爭鬥發展成為以足利義視、守護大名細川勝元為首的「東軍」和以足利義尚、山名宗全為首的「西軍」相互廝殺的戰爭,史稱「應仁之亂」。來自各地的守護大名分別加入到了東、西兩軍的陣營中。
「應仁之亂」以細川勝元和山名宗全的死去,以及足利義視和足利義尚的和解而告終。
持續11年的應仁之亂,將京都變成了一片廢墟,室町幕府和守護大名的權威也幾乎被完全摧毀。相反,當地擁有實力的武士卻乘機獲得了威望和權力。

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以下剋上」之風日益盛行

山城國農民起義終結之地
山城國農民起義終結之地

應仁之亂後,不滿室町幕府和守護大名的農民紛紛起義,要求減免年稅,免除債務。受不了苛捐雜稅的農民或小商人發起的「土一揆」規模逐年增長,最後發展成為「國一揆」。「國一揆」是指由國人(當地有武裝勢力的土豪,野武士群的首領)企圖從地方守護大名手中奪取統治權的暴動。
在「山城國一揆」中,守護大名畠山氏被驅逐出境,實現了地方武士和農民的自治。
隨著起義的成功,原本由幕府任命的守護大名統治各地方的體制土崩瓦解,統治日本200餘年的室町幕府日益衰敗,失去控制的地方大名各自擁兵自立,割據一方,開始了以下剋上、逐鹿天下的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的開場和織田信長的崛起

桶狹間合戰古戰場遺址,現在已成為公園
桶狹間合戰古戰場遺址,現在已成為公園

在通過以下剋上而獲得權力和領土的戰國大名、不斷擴充實力的地方守護大名,以及各種宗教勢力之間,為擴張領土而發動的戰爭此起彼伏,日本歷史從此進入了群雄割據、烽火連年的「戰國時代」。

在各地大名圍繞領土而發動的戰爭中,織田信長迅速崛起。
1560年,駿河國領主(現靜岡縣)今川義元在進京途中率軍對織田信長領地發起進攻,因此而打響「桶狹間合戰」。
僅有4千人左右的織田軍,經過周密的計劃,一舉擊敗了擁有2萬5千餘名士兵的今川軍。織田信長因這場「桶狹間合戰」的勝利而聲名大噪。

在戰國大名忙於徵戰之際,足利義輝被權臣所殺,室町幕府陷入了沒有將軍的境地。足利義輝之弟足利義昭不甘心幕府就此滅亡,故而輾轉各地尋求大名的幫助,以復興室町幕府。
向幕府伸出援助之手的是胸懷統一天下大志的織田信長。他深知統治京都的重要性,便扶植足利義昭上京,並擁戴其就任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將軍,且以復興幕府為藉口,將勢力向西擴張。

其實,當時實力超過織田信長的戰國大名有很多,特別是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堪稱戰國群雄中最驍勇善戰的武將。
但由於兩軍之間勝負難分的拉鋸戰,而使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都無暇顧及織田信長。在雙方對峙纏鬥的漫長時期,織田信長乘機擴充實力,不斷加速統一天下的步伐。

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被織田信長驅逐出京都,室町幕府至此滅亡

足利義昭被流放的鞆之浦
足利義昭被流放的鞆之浦

勢力不斷擴張的織田信長扶持足利義昭一同前往京都。足利義昭成為室町幕府的第十五代將軍,織田信長也得到了室町幕府的支持。
然而一心想要復興幕府的足利義昭和志在統一天下的織田信長,卻因奮鬥目標不同而逐漸產生衝突。
足利義昭聯合各地大名及佛教勢力(延歷寺本願寺)組成反信長包圍網,但以失敗告終。之後又多次密謀,企圖推翻織田信長,最終被驅逐出京都,室町幕府至此滅亡。

室町時代的文化

室町時代的文化大致分為兩種,即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時期盛行的「北山文化」,以及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時期的「東山文化」。
當大陸文化通過對外貿易傳入日本後,由宮廷貴族文化、大陸文化及國內各種文化融匯而成的新武士文化誕生。

宮廷貴族、武士、禪宗文化相融合的「北山文化」

北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金閣寺」
北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金閣寺」

「北山文化」以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山莊「北山殿」為中心蓬勃發展。毫不誇張地說,北山殿是北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它完美地體現了北山文化的特色,即融合傳統的公家文化和新興的武家文化風格,以及禪宗的寂靜之美。
後來,「北山殿」更名為「金閣寺」,至今仍保留著當時的樣貌。
北山文化時期,富有日本獨特審美意識的水墨畫誕生。特徵為以鎌倉時代傳入日本的中國山水畫為基礎,不使用線條,而以墨色的深淺濃淡來表現層次,輪廓與質感。
北山文化的另一個特點是通過大力扶持猿樂師觀阿彌、世阿彌父子的活動,進一步推動了能劇和狂言的發展。

充分體現禪宗美學意境的「東山文化」

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銀閣寺」
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銀閣寺」

東山文化以第八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政建造的隱居所「東山山荘」為中心而發展起來。
「東山文化」以北山文化為基礎,融合了宮廷貴族文化、武士文化和禪宗文化,而且更加凸現了禪宗美學意境的特徵。

代表東山文化的建築「東山山莊」是一所融合了從簡單事物中發現美的禪宗精神,並充分體現代表日本審美意境的侘(寂靜)和幽玄(深味無窮)的地方。在江戶時代更名為「銀閣寺」,保留至今。

誕生於北山文化時期的水墨畫,經在中國習得繪畫技法的雪舟之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從而創造出日本獨有的水墨畫。
雪舟的代表作品有《四季山水圖》、《秋冬山水圖》和《天橋立圖》等,皆被指定為國寶。
此外,由茶道大師村田珠光重新整理出傳承數百年的日本茶道禮儀,創造了名為《侘茶》的茶道,為日本傳統文化茶道奠定基礎。
也大約在這個時期,出現了通過石頭的組合和地形的高低來表現山水景觀之美的庭園,被稱作「枯山水庭園」。

室町時代的逸聞趣事及風俗習慣

英雄輩出的室町時代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與偉人相關的逸聞趣事。此外,隨著農民和武士勢力的壯大,平民百姓也逐漸富裕起來,生活習俗隨之發生了許多變化。
希望下面介紹的三個有趣的傳說和民間習俗,能拉近與室町時代的距離,能讓人更加真切的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

令家臣驚愕不已的奇思異想!足利義滿命家臣將美景扛回家

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是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完成統一國家偉業的人物。
相傳足利義滿年幼時,在回京途中看到一處美麗的風景。於是,他對家臣們說:“這麽美麗的地方,我們把它搬回家吧!”然後,命家臣把美景扛回京城。
天真無邪卻又氣度不凡的話語令家臣們驚愕不已,也許只有成就大事的偉人才能生出這種奇思異想吧。

隱藏在金閣寺第一層中的秘密

金閣寺原本是足利義滿將軍的山莊,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部貼以金箔裝飾,相當華麗。但奇怪的是建築最底下的一層卻沒有貼金箔,令人費解。
金閣寺共分為三層。第一層採用與宮廷貴族住宅相同的寢殿造風格、第二層為武士建築風格、第三層為禪宗佛殿風格。
也就是說,沒有給第一層貼上金箔,暗示著足利義滿對宮廷和平安貴族的蔑視。

將沐浴當作享樂的人們

「施浴」是寺院開放浴室免費供窮人淋浴的習慣。到了室町時代「施浴」擴大到平民階層。沐浴習俗也逐漸在平民百姓中流傳開來。不過,當時只有富裕階層的家庭才擁有浴池。
擁有浴池的富裕人家會請左鄰右舍到自己家中泡澡。入浴之後還會以茶水、酒品和飯菜熱情款待。這種沐浴後大家一起吃喝玩樂的習俗,自室町時代起幾乎就沒有改變過。

能感受室町時代文化及氛圍的景點

日本至今依然保留著許多在室町時代的北山文化和東山文化時期建造的建築物,以及繪製的水墨畫,其中大多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和國寶。
對室町時代感興趣的歷史迷,不妨前往這些景點看看,感受一下當時的文化及時代氛圍。

足利義滿的豪華山莊「金閣寺」

金閣寺是一座以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住所「北山殿」為前身的寺院。因足利義滿的法名而被命名為鹿苑寺,成為他自己創建的相國寺的山外塔頭寺院(即副寺,指隱退後在本寺之外的地方建造的庵堂)。

足利義政的隱居所「銀閣寺」

銀閣寺是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所建造的山莊「東山殿」為前身的寺院。與金閣寺一樣,是相國寺的山外塔頭寺院(指由本院之外的地點建造隱居後的庵改成的寺院)。義政歿後,以其法名「慈照寺」為寺名。

由日本繪畫史上的畫聖「雪舟」一手打造的庭園「常榮寺雪舟庭」

據說「常榮寺雪舟庭」是在室町時代中期,大內政弘請畫聖雪舟為自家山莊所築的庭園。位於常榮寺本堂北側,利用三方環山的深長地形而打造的池泉迴遊式庭園。以富嶽 (富士山) 和中國的三山五獄為形象,在廣闊的枯山水庭園對面佈置了心字池、枯瀑及庭石。作為充滿禪味的日本庭園代表作,被指定為國家史跡及名勝。

照片

  • 室町時代驍勇善戰的武士

    室町時代驍勇善戰的武士

  • 鎌倉幕府創始人源賴朝的雕像

    鎌倉幕府創始人源賴朝的雕像

  • 武士

    武士

  • 足利義滿建造的金閣寺

    足利義滿建造的金閣寺

  • 應仁之亂爆發之地「上御靈神社」

    應仁之亂爆發之地「上御靈神社」

  • 山城國農民起義終結之地

    山城國農民起義終結之地

  • 桶狹間合戰古戰場遺址,現在已成為公園

    桶狹間合戰古戰場遺址,現在已成為公園

  • 足利義昭被流放的鞆之浦

    足利義昭被流放的鞆之浦

  • 北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金閣寺」

    北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金閣寺」

  • 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銀閣寺」

    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銀閣寺」

歷史沿革

1392年
足利義滿統一南北朝
1467年
爆發應仁之亂
1485年
山城國發生農民起義
1488年
加賀國發生「一向一揆」(以農民為主體的起義)
1560年
桶狹間合戰打響
1568年
織田信長進入京都
1573年
信長將足利義昭驅逐出京都,並放逐到河內,室町幕府就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