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坂神社完整指南】必看重點&週邊景點一篇搞定!
京都「八坂神社」擁有悠久的歷史、並作為日本各地八坂神社與祇園社的總本社享有極高的地位。
由於供奉著地位崇高的各路神明,即使在寺社眾多的京都之中,也是相當有名的能量景點。不僅如此,境內也保留有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可看之處相當多。
本篇將詳細介紹八坂神社的歷史、主要看點、必看的祭典活動以及週邊景點及美食資訊。
如果是第一次前往造訪,請務必讀到最後。
八坂神社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位於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京都首屈一指的花街──祇園的「八坂神社」。
作為日本各地約2,300座八坂神社和祇園社的總本社,被親切地稱為「祇園先生」,自古以來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
主祭神為素戔嗚尊、其妻櫛稻田姬命,以及大國主神三柱神明。
主要的御利益包括消災避厄、家宅平安、締結良緣等。
此外,境內擁有眾多攝社及末社,供奉著各式各樣的神祇,因此也能獲得如生意興隆等多種庇佑,被譽為是為京都帶來美・緣・福的能量景點。
八坂神社有許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共有29棟建築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其中正殿更列為國寶。
神社內自然景觀豐富,四季風貌各異,光是漫步其中就令人心曠神怡。
神社也以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祇園祭」而聞名,該祭典每年自7月1日至31日舉行,為期一個月。
期間內會舉行各種神事和活動,其中持續兩天的「山鉾巡行」是必看亮點。
豪華絢爛的山鉾花車為京都的夏日增添絢麗色彩,讓人深刻體會日本文化的魅力。

八坂神社的起源
關於「八坂神社」的創建有多種說法,社傳中主要記載以下兩種説法:其一, 自朝鮮半島渡來的使節,供奉了同樣來自朝鮮半島的神祇;其二,由奈良的僧侶所建立的佛堂中,有天神降臨。
現今仍無法明確判定哪一種説法正確。但可以確定的是,公元877年疫病流行之際,人們在此向神明祈禱後疫情平息,這成為八坂神社逐漸發展的契機。
之後,隨著神佛習合(將神道與佛教融合為一體的信仰體系)及歷史變遷,八坂神社曾成為興福寺和比叡山延曆寺的別院。
然而在1571年,因織田信長對比叡山的燒毀攻擊,使其脫離從屬,逐漸孕育出「八坂神社」獨有的信仰。
到了1868年的神佛分離政策(將神道與佛教分離)推行後,平安時代所設立的寺院被廢除,「八坂神社」僅留存了神社的宗教角色。


前往八坂神社的交通方式
以下將介紹從京都觀光的主要交通樞紐「JR京都站」前往「八坂神社」的交通方式。
雖然可搭乘電車或巴士前往,但由於電車需多次轉乘,因此推薦參考以下的巴士路線。
- 路線
-
1. 從「JR京都車站」搭乘市營巴士急行100路(開往清水寺祇園・銀閣寺方向),於「祇園」下車。
2. 從巴士站步行約3分鐘 - 所需時間
- 約30分鐘
八坂神社的參拜時間&票價
八坂神社全天24小時皆可參拜,且不需支付參拜費。
不過,御守等授與品的販售時間為9點至17點,請特別留意。
最適合造訪八坂神社的季節是?
造訪八坂神社的推薦季節為夏季和秋季。
夏天會舉辦絢爛豪華的「祇園祭」,各種神事及活動輪番登場,讓整座京都城熱鬧非凡。
如果想親身感受日本的傳統文化,建議在每年7月舉行「祇園祭」期間前往。
秋天的楓紅美景也相當迷人。朱紅色的建築與楓葉相映成趣,整個境內染上一片豔紅。漫步於雅致的空間中,充滿日本古典情懷的氣息撲面而來,令人流連忘返。
此外,八坂神社紅葉的最佳觀賞期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此時前往也十分推薦。


八坂神社必看重點8選
隨著四季變化展現多樣美景的「八坂神社」。
散佈於境內的小型神社和重要文化財建築,多到讓人不知該從哪裡開始看起。
但請放心,只要以接下來介紹的8個亮點為中心遊覽,就能逛遍所有主要看點。
1. 獨一無二的建築樣式、規模最大的「本殿」
「本殿」的特徵是其獨特的建築樣式「祇園造」,即本殿與拜殿由一座大屋簷覆蓋而成。
這種建築樣式自平安時代傳承至今。
以供奉神明的空間「內內陣」為中心,周圍以多個房間區隔而成的複雜構造,也是其特徵之一。
本殿高度達15公尺、建築面積為662平方公尺,是日本神社本殿中規模最大的建築,並於2020年被指定為國寶。
殿內供奉主祭神素戔嗚尊、櫛稲田姫命,以及祂們的子女──八柱御子神,可祈求消災解厄、學業有成、締結良緣和安產等多方面的庇佑。
據說「本殿」下方有青龍居住的池塘,傳聞是一處能帶來開運的靈地。

2. 透過神水和參拜就能變美?「祇園神水」
本殿東側、大神宮社前湧出的「祇園神水」,也被稱為「力水」。
香川喝了祇園神水,並參拜鄰近的「美御神社」,就能變得美麗,因此深受藝妓和舞妓的虔誠信仰。
不過,祇園神水並非飲用水,若要飲用必須先煮沸。
也有將其水塗抹在臉上就能變得更美的傳說。

3. 讓身心都能變美的「美御前社」
隸屬於「八坂神社」的末社「美御前社」,位於本殿東側。
供奉的神明為多岐理毘賣命、多岐津比賣命、市杵島比賣命,這三柱女神都是姿態優美的女神。
此處以祈求美容著稱,據說只要在參拜前將鳥居旁的「美容水」塗抹在肌膚上,就能讓身心都變得更加美麗。


4. 祈求生意興隆必訪的「北向蛭子社」
位於授與所西側的「北向蛭子社」供奉著事代主神。
事代主神被視為七福神中的惠比壽,同樣是一位可庇佑生意興隆的神明。
每年1月9日和10日舉辦的「祇園的惠比壽祭」期間,頒授象徵商賣興隆、家內平安的護身符「福笹(福竹)」,如果有機會前往,務必務必為自己求取一個以保平安。

5. 締結各種緣分的「大國主社」

6. 境內最古老的建築「西樓門」
作為「八坂神社」象徵的「西樓門」,是一座以鮮豔的朱紅色和獨特的「切妻造」建築風格為特色的華麗大門。
門的兩側排列著曾擔任貴族護衛的役人木像,門前則有青銅製的狛犬鎮守著「八坂神社」。
這座門曾在1467年的應仁之亂中被燒毀,後於1497年重建。
這是境內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已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
1912年因應道路擴張工程,整座門向東移動6公尺、向北移動3公尺使其正對四條通的中央位置。
有趣的是,它常被誤認為是正門,但實際上並不是正門。

7. 八坂神社美麗的正門「南樓門」
位於表參道的「南樓門」才是神社的正門,與下河原通直接相連。
因此,祇園祭的神轎也一定從南樓門出發。
南樓門高14公尺、寬9公尺,其造型與本殿相同,具備「八坂神社」特有的建築風格。
朱紅色的柱子以及覆以赤銅色銅板的屋頂,無論是造型還是色彩都極為壯麗。

8. 上演日本傳統藝能的舞台「舞殿」
「祇園祭」的神轎會被安置於此,同時也常被用作婚禮和各種神事的場所。
在「舞殿」上演的巫女舞和人形淨瑠璃是必看節目。
屋簷下懸掛的280盞燈籠,皆由舞妓所居住的置屋和料亭等處奉納。
夜幕降臨後,點亮的燈籠靜靜地照亮整個境內,散發出柔和且迷人的光彩。


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祇園祭」
舉世聞名的「祇園祭」是『日本三大祭』之一。
每年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前來的這場祭典,起源於869年,當時以平安京為首的日本各地爆發疫病,人們向八坂的神祇祈求避疫,並舉行祓除災厄的儀式。
如今仍作為八坂神社的祭禮,自7月1日起為期一個月,陸續舉行各式各樣的神事與活動。
7月1日「吉符入」拉開序幕後,祇園祭最大的亮點就是17日的前祭與24日的後祭所進行的34座山鉾巡行,以及八坂神社的神輿渡御。
伴隨著祇園囃子「konchikichin(コンチキチン)」的旋律,前祭從四條烏丸出發,後祭則自烏丸御池啟程,壯觀的山鉾穿行於京都市區。

事先瞭解後觀光會更有趣!八坂神社的七大不可思議
擁有悠久歷史的「八坂神社」,留存著各式各樣的軼聞傳說。
下面將介紹其中特別有名的七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一邊回想這些傳說一邊觀光,或許自己也能遇見一些神秘的現象也說不定。
1. 不會有蜘蛛在此結網的「西樓門」
雖然原因不明,但「西樓門」至今從未出現過蜘蛛網。
此外,因為屋簷不會滴下雨水,石階上也完全沒有雨滴留下的痕跡。
並非雨痕乾燥後消失,而是從一開始就「不會滴雨」--這便是流傳下來的說法。

2. 與龍宮城相通的井「龍穴」
本殿下方有一口被稱為「龍穴」的井,傳說居住著守護京都的青龍。
不過,因為井口已被石灰封固,從外側無法看見。
鎌倉時代的《釋日本紀》中記載,這口井與龍宮城相通,但其真偽無從得知。

3. 拍手就能聽到龍的鳴叫聲?「龍吼」
站在面向本殿右側的柱子下,朝西邊用力拍手一次時,會聽到明顯的回響。
然而在其他地方拍手,卻不會產生回音。
在柱子與小屋簷的接合處有一個名為「龍吼」的雕刻,傳說這個回響聲就是這條龍回應拍手而發出的鳴叫聲。

4. 由辨清鬼怪真面目的逸話而得名的「忠盛燈籠」
位於本殿東側的「大神宮社」與「惡王寺社」之間的「忠盛燈籠」,流傳著一則神秘的傳說。
平安時代(794〜1185年),白川上皇與平忠盛在雨中漫步境內時,遇到一個看似鬼怪的妖異之物。
白川上皇命平忠盛將其斬殺。
然而平忠盛為了看清怪物的真面目,選擇將其生擒,結果發現那其實是一名正要為石燈籠點火的僧侶。
後人為表彰平忠盛能洞察人心的深思熟慮,便將此燈籠稱為「忠盛燈籠」。

5. 擁有直達地軸般長度與規模的「二見岩」
本殿東側的「大神宮社」,以內宮和外宮相對而建的方式配置。
其間有一塊名為「二見岩」的岩石,雖然僅有一小部分從地面露出,但據說在地下的部分長得足以直達地軸。
至於為何會流傳這樣的說法已不得而知,但正因如此,反而更增添了想像的空間與趣味。

6. 能變成美人的神水「力水」
被稱為「祇園神水」的「力水」,也被列為七大不可思議之一。
如前文所述,相傳只要飲用「力水」並參拜美御前社,就能成為「美人」。
在「八坂神社」流傳的七大不可思議中,這是最廣為人知的故事與傳說。

7. 能聽見哭泣聲的怪石「夜啼石」
位於本殿東北側的「日吉社」有一棵古樹,據說夜裡會從那裡傳來哭泣聲。
即使靠近古樹也不會看到任何人,而哭聲似乎是從樹根處的大石頭中傳出。
若有機會在日落後造訪「日吉社」,不妨親自確認一下。

品味京料理與京都文化!八坂神社周邊人氣餐廳3選
「八坂神社」周邊有許多飲食店。
接下來介紹其中幾家能盡情享受京料理及京都文化的人氣餐廳。難得來京都觀光,不品嚐一下京料理就太可惜了。
1. 圓山公園 京料理 志Gure
位於以風雅的枝垂櫻聞名、京都數一數二的名勝「圓山公園」內的京料理老舖。
自大正2年(1913)開業以來,110餘年始終守護著京料理的傳統與味道,活用當季嚴選食材的料理,不僅味道細膩,反映出四季色彩的華麗造型堪稱視覺盛宴。
匯集繽紛季節美味的「志Gure便當」更是人氣之選,能輕鬆品味老舖京料理的精髓。

2. 祇園 牛禪
鄰近熱門觀光景點「八坂神社」的人氣餐廳,提供涮涮鍋與壽喜燒吃到飽的服務。
提供多種套餐,包含嚴選國產牛以及精選黑毛和牛等,視預算提供多種選擇。
其中最經典的就是「上牛涮涮鍋吃到飽」和「國產牛壽喜燒吃到飽」,120分鐘內可無限享用肉品、約20種蔬菜、烏龍麵、豆腐與麻糬。
如果無法決定要吃涮涮鍋或壽喜燒的話,建議選擇兩種吃法一次滿足的「壽喜涮涮鍋」套餐。

3. 津田樓
創業於幕府末期的茶屋,後於大正時代初期搬遷到現址。
保留著茶屋特有的奢華擺設,現在轉為品嚐四季會席料理與美酒的餐廳酒吧。
店內設有為欣賞藝妓、舞妓舞蹈而打造的寬敞舞台,以及繪有東山三十六峰的欄間等,處處展現祇園細緻款待之情的空間,光置身其中就能體驗奢侈的感受。

適合與八坂神社一同造訪的周邊景點3選
「八坂神社」周邊散佈著許多能感受豐富自然與歷史氣息的觀光景點。
參觀完亮點滿滿的八坂神社後,也不妨順道造訪接下來要介紹的景點看看。
1. 圓山公園(京都)
圓山公園是京都府最古老的公園,建在曾經屬於寺廟和神社的土地上。
從河原町穿過四条大橋,沿著四条通筆直前行至祇園商店街即可抵達。從四條大橋經過京阪祇園四條站,沿著商店街繼續前行,正面看到的就是八坂神社。
從此處往東延伸的一帶就是圓山公園,園內有迴遊式庭園,以及多家料亭和茶房。
公園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就是在京都相當有名的「祇園枝垂櫻」。現在所看到的是自1949年以來一直佇立於此的第二代枝垂櫻,用第一代枝垂櫻的種子培育而成。圓山公園的夜櫻之美更是名聞天下,夜間點燈後的櫻花風采,吸引了大批遊客爭相目賭。

2. 知恩院友禪苑
「知恩院」是佛教淨土宗的總本山,建在與淨土宗創始人法然上人淵源深厚的土地上。
境內的友禪苑是為了紀念友禪染色的鼻祖、江戶中期的畫家宮崎友禪誕辰300週年,而於1954年進行整修和造景的庭園。由汲取東山湧泉的池泉迴遊式庭園和有「鹿野苑」之稱的枯山水庭園組成。
苑內矗立著兩座茶室:一座是從京都著名實業家大澤德太郎的別邸移築而來的「華麓庵」,另一座是為紀念該寺第86代住持中村康隆猊下的白壽而移築的茶室「白壽庵」。
兩座茶室皆與裏千家淵源深厚,讓人更能感受到知名庭園的風情。

3. 音羽山 清水寺
清水寺創建於778年,於1994年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坐落於音羽山半山腰,在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公尺的境內,分佈著30餘座伽藍與碑石,其中包括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產。
寺院自然景觀豐富,春天的櫻花、夏天的綠意盎然、秋天的楓紅美景,以及冬天的雪景,四季更迭之景皆映襯出清水寺的迷人風貌。
沿著坡道登上山頂,朱紅色的仁王門便迎接來訪者;再往上走上階梯,映入眼簾的是高約31公尺的「三重塔」。這座塔高為日本國內最大級,並且是可遠眺京都市街的絕佳景觀點。

八坂神社的星評
八坂神社的常見問題
Q
八坂神社供奉哪些神祇?
主祭神為素戔嗚尊、櫛稲田姫命與大國主神三柱。
Q
八坂神社的御利益是什麼?
有避邪、結緣、學業成就、五穀豐收、家宅平安、生意興隆、美容祈願等。
Q
參觀八坂神社需要多少時間?
若慢慢散步參觀,大約需要2〜3小時。
結語
以上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歷史悠久的「八坂神社」。
參考本篇內容前往參拜,不僅能充分享受主要看點,還能獲得各種庇佑。
若時機剛好,也請務必參加京都夏季的代表性風物詩「祇園祭」,是感受日本文化與歷史的好去處。
除了八坂神社之外,京都還有許多保留著歷史與傳統的觀光景點。
如果打算前往京都旅行,也請一併參考下面這篇彙整了京都各大必去景點的文章。

